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翅膀看電影:飛越奇蹟


1963年,遙遠的世界令一頭,艾迪愛德華茲誕生於英國。
從小艾迪就希望可以參加奧運,曾經膝蓋受傷的他,對於運動卻有無比的熱情,那是我們一直所沒有的,所有的運動和訓練,他都沒有教練可以協助,全部都靠自己的練習,當然艾迪也不是什麼都很厲害,潛水憋氣58秒,他就認為可以參加奧運(重點奧運有這一個項目嗎?)、舉凡跳高、撐竿跳、鏈球,標槍....等等運動,他都嘗試。雖然一項不如一項,但是他還是認真的成為英國的滑雪隊的一員(雖然馬上就被踢了出來),但是他那成為運動員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

也許人生就是要充滿這樣的傻勁,對跳台滑雪毫無概念的他,自己一個人到了德國,展開一場自我持續挑戰的旅程。他,是後來冬奧的傳奇人物──「飛鷹」艾迪。

從15M的跳台滑雪到連試都沒有過的90M高的跳台,那挑戰的過程與奇妙的經歷,真的有機會一定要到戲院了解,如何憑藉著一股衝勁,讓自己勇往直前,或許他很單純,單純到讓我們覺得怎麼有人可以這麼傻,但是將目標穩穩地刻在鋼板上,或許他也曾經想著要放棄,但是卻因為可愛且又王前衝的個性,讓大家開始注意到他,甚至遇到那曾經被喻為奇才的教練。

千萬別低估你身旁的所有人,或許他們都是很厲害的佼佼者,只是他們並未表達出來,或是你並未感動到別人願意幫你,不過別忘記,維持你該有的那股氣,你就可以想像氣球一樣飛上天。

跳台滑雪是個很困難的運動,電影裡面提到一般選手通常會在6歲以前便開始訓練,但艾迪正式開始時的年紀,已經是22歲,如何克服年齡障礙?如何打破所有人都不相信他的留言?
片尾敘述「所有事情重要不在於開始,而是結果」、「奧運志在參加,不在得獎」,飛越奇蹟的魅力,不是在於刺激的追求,更是那努力不懈的正面力量。
或許在人生中追求夢想的同時,家中有人諒解、有人不諒解,但是你自己是否堅持,你的堅持絕對會獲得無窮的掌聲,更可以獲得大家的支持,艾迪有太多人告訴他「你不是運動員的料」、「你絕對不會成功」等等的話語,但是艾迪卻將他轉為自我前進的動力,努力地告訴我,勇敢地為自己向老天爺下訂單吧,因為你將會得到你該得到的,不管是否為考驗,助力、抑或是阻力,都是我前往的墊腳石。
飛吧!最後完美落地!《飛越奇蹟》將給我們滿滿的正向能量

2016年4月9日 星期六

翅膀看兩性:祝福

最近,吳季剛結婚了,或許這對我們而言並不是什麼事情,但是他結婚的對象,卻是跟他愛情長跑11年的男性,這如果在台灣,或許又會引來太多的批評與批判,尤其是太多對同志婚姻的抗爭者。

上癮BL劇的火紅,不是告訴大家同志愛情的轟轟烈烈,或是影響社會大眾的觀點,更不是要去混淆所謂的愛情只有男女這樣的愛情才是愛情,如果這樣的價值觀是社會存在的必須,那是否我們對於愛情的定義,也比需要重新定義呢!

對於愛情,其前提發展必須為兩情相悅,如只要符合兩情相悅的條件,那性別區分又豈是愛情的定義與要件嗎?基於台灣反BL、GL戀情的部分聯盟,認定這些人員是影響台灣設為安定與進步的要件,那是否我們應該讓這些人成為台灣政治或是經濟的要角,畢竟,這些人員比目前安穩楚於台灣社會的民眾來的重要太多了。

太多與論認為這就是病態的社會,不過我們也看到很多出櫃的人,他們更可以活出自信、更可以在社會被許多人肯定,何以病態的論點來認定,時代持續漸進的世代,為何不能以祝福的觀點來祝福別人,我們多年提倡的正向力量,怎麼碰到了同志婚姻,就淪為口號與禁止。

愛情,沒有我們想像的複雜,只是我們當它是粉複雜的課題,回歸最原始的根本,如果愛只有愛,何來有性別的區別呢?

PS同性婚姻不具自然生育的可能性,不利於台灣的家庭延續與人口發展。難不成現在的生育率有變高嗎?那為何同志要背負這樣的社經壓力呢?

愛情,祝福就好
有了另一伴,我祝福你
生活幸福,我祝福你

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翅膀看電影:危機女王

其實我是個愛看電影的人員,但是現在動輒幾百元的票價,有些電影我還是會選擇是否租回來看吧!

最近看的電影「危機女王」是我個人覺得好看的電影

姑且不論故事劇情有多麼抹黑選舉的手段,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達成,不過卻也讓我們看見政治的最後受害者,或許就是人民。


故事劇情:故事敘述一名玻利維亞總統候選人民調無起色,為了能夠勝利,便重金找來了本想退休的策略家珍·柏汀來幫忙坐鎮領導;但在此之前,她因一場醜聞而跌落谷底並即將引退。如今,想重振聲名和事業的她卻在本屆總統大選中遇上了同業的宿敵派特·坎迪,使得珍的成功之路越來越困難,究竟她能如願重回事業頂點呢?
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B1%E6%A9%9F%E5%A5%B3%E7%8E%8B

一開始,面對只有8%的民調,絕對是個很困難的挑戰,但是當其他輔選者忙著跟隨別的候選人的議題,將每位候選人塑造成一個模式時,珍提出必須讓候選人與危機結合,打出了危機行銷。綜觀整體形勢的變化,玻利維亞正處於經濟危機中,此時人民所想要的領導者特質完全不同,提醒所有的人民,唯有這個候選人可以讓我們度過危機。

接著,就是操弄媒體的過程,民眾需要的是真摯的情感,不是高高在上的不知名間疾苦的候選人,即便是被對手惡整的時候,甚至被砸雞蛋的過程中,都需要高度的真摯與同一陣線的情感,在媒體的操弄過程中,我們更需要適時地留下關愛的淚滴甚至面對哪個鏡頭,這些其實都一再地告訴我們,為危機處理的重要。

電影看來或許只是如何提升與選戰的攻防,但是也反映出現在政治的現實,候選人的政見與實現,或許真的是大相逕庭,甚至可能一夜之間就翻盤,即便我們有再多的抗議、示威、遊行等等的活動,或許在政治的眼中,我們很標準的只是棋子。

尼采名言:「當你對抗怪物時,要小心自己別變成怪物;當你凝視著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翅膀看時事:感謝您,為流行音樂處出最美的樂章

坐在星巴克的座位上,聽著星巴克一味地泛洋文化的爵士歌曲,或許就想沾染這洋化的味道,才進來的吧!寬敞的位置中,找了一個可以讓自己安分充當文青的位置,坐著,聽著。

電腦翻著劉天健老師的創作與製作,太多經典歌曲的旋律開始一首首浮上了心頭。太多熟悉的旋律突然迸出,也排不出個先後順序了,或許是因為跟我的年紀有比較大的關係,步入中年之後,或許太多的心力都已經放在工作、家庭、愛情等等的地方,小時候那種青澀、輕鬆、趕流行的文化年輕人,終將蛻變成自以為為社會的新生代的沉淪者。

「雪候鳥」、「愚人碼頭」那曾經傳唱度極高的歌曲,在熊天平出道的時候紅極一時,那種那個時代未見的清新歌聲,再加上大牌歌手的協助與合唱,讓我這年代的大叔,開始趕上了那流行音樂的浪潮,那時我應該才國小吧!

「男人哭吧不是罪」那時也道出了我這種愛哭大叔的性格,以往傳統社會的壓抑與壓力,男人好像就應該要持續的堅強、扛起所有的負擔,那時劉德華道盡了男人的壓力,並推出了這一首,哭吧!男人,其實讓你不哭的不是社會,而是自己。

看著蘋果日報的報導,這幾年我們真的少了太多的好人才,不是我們不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的道理,令我們料想不到的,其實是在後浪尚未立足在沙灘的時候,我們的前輩卻一個一個的倒了。那艱鉅的鴻溝,不是我們想跨越就可以跨越的。

打完文章的同時突然覺得星巴克的音樂,怎麼已換成我那年代經典歌曲,不!不!不!原來是我聽錯了。不過,就繼續的錯下去吧!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剩者,又如何呢?



愛情本來就有很多的面貌,剩者就是輸家嗎?那是我們對於生活與生命的定義而已,我們習慣生活就要有兩人,我們習慣總要有人可以陪你到老,我們將生活的習慣已經著實定義成兩個相愛的人的生活。

剩者,是我們定義愛情的單身泛指,但是剩者那又如何呢?剩者說他是感情的輸家,也不能這麼說,或許我們只是想找到最正確的愛情而已,不過再泛社會的眼光中,我們卻將框架給予了這些剩者,他們剩著就只能面對愛情異樣的眼光而已。

「因為我是他的父親,所以她在我這,就只能幸福」如果我們將愛情定義成只能是兩個異性戀的結合,那世界上的BL、GL應該都可以列入剩者行列,不過電影中也因為金士傑老師的話,讓我們知道,勇敢追尋最好的,你就會是幸福。

麥當勞接納篇(最近很有感的一篇,因為不知如何開口,就用寫的吧!)


2016年3月1日 星期二

翅膀心情記:我的鄉下與少交集的阿嬤

台南的西港鄉,一個尚未改制前的地圖上幾乎看不出來位置的鄉鎮,我的爸爸與媽媽就是從這個不知名的鄉鎮到外地打拼的。話說西港鄉有名的,或許就是那幾年一次的「做醮」,每到這個時候離家在外的小孩總會回家,帶著好朋友們一起看繞境的活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蜈蚣陣」或者有人稱為「百足先人」。(本文的重點不是這個,如要知道夠多訊息,可以上網查查即可)

我的阿嬤,在小小的西港鄉這個小鎮中,度過了人生至今已經7、80餘載的時光,以前就是童養媳的阿嬤,對於西港鄉的人事物幾乎如數家珍,對於我們這孫子輩的,接觸或許沒有這麼多,不過每年過年總會回到西港鄉,細細品味步調緩慢的城鎮,田園鄉、草香、也許還會參雜著叔公家的牛糞味,古色古香的三合院,也不敵現代建築的侵略,現在西港鄉的三合院,幾乎也不復見。

對於阿嬤的記憶,說實話現在一點都不深刻的想不起來,在我這輩中,或許我大姊與大哥對於阿嬤或許會有比較深刻的交集,小時我總只有放假的時候,才會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到我們口中的「鄉下」,等到長大出社會後,回鄉下的念頭已經變成可有可無的附屬品,對於阿嬤的記憶也漸漸只有家人口中關心的詢問而已。

我算不清是阿嬤的第幾個孫子(如果以年紀來看的話),不過每年阿嬤總不會叫錯這麼多孫子的名字,至今80多年來阿嬤的思緒也都非常的清楚,阿嬤總是駝著背,這是以前跟著阿公長期在務農所導致的傷害,中學時期也會聽到阿嬤說腳痛,說著要叫叔叔帶他去抽水、打止痛針,在蒜頭盛產的時期,每次回鄉下就看著阿嬤拿著小小的鐮刀,在剝著蒜頭以利出售‧‧‧‧‧‧等等,身體也一直沒有多大的病痛;高中時期、大學時期就會聽到阿嬤的電動機車壞掉,要哥哥回去幫他修理與看看,腳因為長期的病痛累積,走長途的路也不甚方便,於是電動機車就是較好的代步工具(殊不知這會是曾孫回鄉下最想玩的玩具之一);爸爸是家中的老大,哥哥自然就會是長孫,不過對於我這個家中最小的,跟阿嬤的交集真的就這麼多了吧!每次回鄉下的問候,關心阿嬤的身體,壓壓看腳是最近是否水腫,提醒阿嬤記得吃飯,每次回去的時間隨著年紀越大,停留的時間就越成反比,因為家裡有事、因為在台北沒有回來,因為什麼等等的啪啦啪啦。

2016年的2月6日大家都被這次的地震嚇到了,我也不例外,不過我們這邊卻沒有什麼災情,口中俗稱的鄉下當然也沒有任何的災情,不可免俗的今年一樣拿著祝福阿嬤身體安康的紅包給阿嬤當壓歲錢,或許這是我們家族的習俗,一樣與阿嬤的關心,就像今年的功課做完了一般。2月27日當大家都還沉浸在三天連假要何處去的時候,下午五點我的阿嬤就因為腦栓塞住進了醫院,

2016年2月28日 星期日

翅膀看電影:丹麥女孩

「我何其有幸可以獲得這樣的愛」

原以為是完美結局的我,卻被編劇擺了一道(如果沒有看過原著小說或是聽過這故事的話)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也無法體會那種性別錯置的感受,上天像是開了玩笑一般,硬在男性的身體裡面注了一個女性的靈魂,那種對於絲綢、化妝品、絲襪等等的女性用品,卻在男主角的身上,勾引出最完美的女人線條。這種想極力找回的自己,在當初保守的年代你又有多大的勇氣可以找出你心裡面那潛藏許久的自己呢!

勇敢的勾勒出你自己最想成為得自己吧!透過男性化的軀殼,被世俗的眼光投射著,被傳統的枷鎖給束縛著,還有多少內心的自己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埃恩納透過扮演老婆的畫作模特兒,協助葛雷塔完成她的畫作,在每次扮演的過程,總是讓另一個不會被社會接受的「莉莉」,逐漸地走出自己心中將莉莉掩埋的故鄉。

那種渴望與真摯的情感,那種扶持卻又不捨的情感,那種超越友誼與婚姻的情感,在片中展現的多種愛的層面,或許也可以說是一種層次吧!男女主角的愛,即是面對這樣非議的社會,愛老公的心讓葛雷塔持續找到繼續的動力,愛,更包容的讓埃恩納透過女性的扮演,終於找回那短暫但是卻快的自信。

愛的包容千變萬化,更是我們持續往下的動力,愛的容貌千變萬化,更是探索自我的重點,當莉莉對著葛雷塔最後說出「我何其有幸可以獲得這樣的愛」,那一幕我想我們都體會了原來愛是要讓我們更愛自己的。

ps.感謝瑋伶的推薦,我有認真地看完